资产减值损失增50倍、设奖励基金惹质疑 华远地产回应:没隐藏利润没损害股东利益
中国网财经4月30日讯(记者 安平)年初刚刚迎来新掌门人的华远地产,近期因2020年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暴增和一则奖励基金管理办法,被推上风口浪尖。
华远地产2020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31亿元,同比上升4.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4亿元,同比下滑45.32%。
资产减值损失增50倍
华远地产“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资产减值损失的暴增。
数据显示,华远地产2020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滑了24.99%、22.63%和204.65%;而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则高达6.55亿元,同比暴增了近50倍。
有投资者认为,华远地产计提如此大额的减值损失有隐藏利润的嫌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企业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来控制利润,已经不是秘密了。尤其是一些经营好的国有企业,通过此手段隐藏利润,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经营业绩预期,降低经营压力。”
中国网财经记者就此问题致函华远地产,得到的回复是:“不存在隐藏利润情形。基于独立判断的立场,此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基于谨慎性原则,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资产的实际情况,计提后2020年度财务报表能公允地反映公司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相关审批程序合法合规,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合法权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华远地产在年报中提到,截至2020年末,公司在长沙、西安、天津、佛山的9个项目存在存货减值的情况,其中佛山海蓝城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最多,达2.4亿元。据悉,该项目的开工时间是2018年,预计投资总额32.35亿元,2020年末余额约23.06亿元。
推出奖励基金管理办法
在发布年报的当晚,华远地产还抛出了一则奖励基金管理办法。
根据办法,当华远置业实现当年年度预算目标利润的80%以上时,按照该制度计提“利润奖励基金”,计提额度不超过当年度归母利润的8%。奖励对象为华远置业总经理、高级管理人员以及符合本制度规定的华远置业及华远置业下属子公司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骨干员工。
有投资者对“预算目标”如何制定存在疑问,并认为该办法对提升业绩没有明显帮助,且有损中小股东的利益。对此,华远地产表示:奖励基金管理办法是为了激励公司管理人员及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骨干员工、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达到的目的而作出的,不存在利益输送和侵占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情形,并将在履行完成上市公司规范严格的审核程序后才会实施;预算目标利润指标是以华远置业每年内部业绩考核任务来确定。
资料显示,华远置业是华远地产的全资子公司,华远地产的所有业务均通过华远置业及其下属子公司开展。
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这并非华远地产首次提出《奖励基金管理办法》相关议案。早在2008年,华远地产董事会通过了《奖励基金管理办法》。该办法提到,当公司年度加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0% 时,以当年度净利润的10% 计提奖励基金。不过,该办法已于2018年废止,原因是制度制定较长时间,制度内容已不符合目前市场状况和公司管理需求,无法起到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公司发展的作用。
董事兼总经理李然年薪超800万元
事实上,华远地产董监高人员的年薪在A股上市公司中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20年,华远地产董事兼总经理李然年薪845万元,在4285家A股上市房企中总经理中,排名第30;副总经理刘志刚、李春晖等5位董监高人员的年薪均超过200万元。
有投资者对华远地产董监高人员薪酬的合理性提出质疑,毕竟公司净利润下滑,且负债居高不下。对此,华远地产表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是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相关规则确定,其中奖励基金由股东大会审核决定,基本年薪由董事会审核决定。公司2020年年报中的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按他们在2020年度内获得的税前报酬填列,其中包含按照公司《奖励基金管理办法》根据2019年度业绩完成情况获得的2019年度奖励基金,以及2020年获得的基本年薪。
截至2020年末,华远地产总负债为520.8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3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4.4%,2018年和2019年末的数据为82.74%和84.19%。另外,华远地产期末货币资金75.7亿元,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30.97亿元,现金短债比为0.58;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83.9%;净负债率则远远超过100%,如果按照“三道红线”规定,华远地产暂居“红档”,将不得新增有息债务。
不过,华远地产近期正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包括大股东输血。3月9日,华远地产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华远集团为支持公司发展,2021年度将为公司(含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总额不超过70亿元。此外,华远集团2021年度将向华远地产提供不超过50亿元的资金周转额度。
今年1月,王乐斌当选为华远地产新任董事长。王乐斌将如何解决华远地产面临的资金缺口等一系列问题,我们拭目以待。
推荐资讯
- 要闻
- |
- 产经
- |
-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