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水青山中铸就金山银山——写在2021天府金融论坛召开之际
(一)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诗圣杜甫留下的著名诗句。如今,离成都大约两个小时车程的西岭雪山,已经成为既能远观又可赏玩的游览地。
之前,成都向东的边界是龙门山。多少年来,安稳地窝在西部的龙门山脉和东面的龙泉山脉之间,是很多人印象中成都的轮廓。
不过,成都的“格局”明显在变。与重庆相向而行建设双城经济圈,让成都跨过龙泉山,向东挺进,由“两山夹一城”的局限,变为“一山连两翼”的开阔。新近落成的天府国际机场就位于龙泉山东侧,龙泉山正变身为成都着力打造的城市森林公园。
南北长200公里、东西宽10公里的龙泉山不仅是人们游玩的好去处。“这里是我们阿贝基娜(油橄榄品种)标准化种植区,从小苗到现在已有七个年头,第四年就开始进入丰产期,亩产油橄榄超3000斤。”四川西中油橄榄公司负责人吴小林在龙泉山的油橄榄产业园区介绍说,“我们的种植面积是3000多亩。”
“2005年我们就着手准备,对比分析了四川不同的地方,最后发现金堂县这儿的土壤和气候较为合适。不过,当时专家都否定了我们,说这里不是油橄榄的生长区。但我们还是流转了一些土地,种植从西班牙引进的油橄榄树苗,最后证明我们的选择没有错。现在园区的挂果状态在全国范围都算是好的,部分品种比西班牙当地的产量还要高。”吴小林说。
在吴小林的带动下,更多人在龙泉山上种下了油橄榄。结果令人欣喜:绿了山,富了民。
除了一股干事的闯劲,吴小林他们还得益于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等依法流转和高效配置的政策。不仅如此,在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下,四川控股旗下的国惠小额贷款公司为油橄榄产业园累计提供了10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解了燃眉之急。
中央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于日前印发。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
类似国惠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实践,得到的是社会肯定和政策鼓励。
(二)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这既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双碳”目标如何达成?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同时发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各类资源和要素向绿色低碳发展集聚;另一方面,要切实发挥政府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
在“双碳”目标的硬约束下,发展绿色金融、践行责任投资理念,正在成为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的主动选择。
金秋十月的成都,一场主题为“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2021天府金融论坛来得正是时候。
公布不久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深化跨省市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合作”。
通过界定生态环境权利,按照受益者付费的原则,进行市场化交易。这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逻辑。
“双碳”任务目标的落实,让碳排放权交易从理论变为现实。《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于2021年2月1日开始施行,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市。9月,《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碳排放权等基于资源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被重点提及。
在碳交易作为绿色金融工具向前探路的同时,绿色保险的尝试也在进行。
9月23日,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国有林保护局与中航安盟财产保险公司签订“商业性森林碳汇价值保险”合作协议,标志着四川省首例森林碳汇价值保险落地。
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碳汇目前还是一种隐形的经济价值。据相关市场人士介绍,起初森林碳汇的价格是每亩10元左右,“双碳”目标提出后,碳汇价格上升到每亩20-30元之间。另有数据显示,国外森林碳汇最高达到每亩200元。
无论是碳排放权交易,还是林业碳汇价值保险,价格背后隐现的是巨大的生态价值,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三)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双碳”目标的实现,也是产业调整优化的过程。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研究显示,碳达峰、碳中和将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带来积极影响,集中表现在新能源和其它绿色产业投资的加速增长,以及内生技术进步驱动下新能源成本的下降和产业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高碳产业和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转型压力。
创新者赢未来,创新之路却可能坎坷不平。
在成都西北部的郫都区,有一家绿色智慧能源服务商。他们大力研发锂电池组、电机、电控等关键部件,通过“享锂来”物联网平台,以电池租用的方式在包括配送、快递、环卫、叉车等细分专用市场拓展与运营。
“我们花了8年的时间做研发,2011年底开始做,产品一直到2018年才试着投放市场,然后根据市场的数据不断调试,到2019年开始逐渐增加产量。”享锂来创始人何光明介绍说,“目前我们已经开始盈利。在实业干了这么多年,一个最重要的体会就是要坚持初心。创业真的不容易,我们周边有不少创业的同行倒掉了。”
通过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享锂来在全国布局了几十个城市。在各个城市的换电柜大大方便了快递小哥等普通劳动者。“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们公司也有了新的发展目标,就是未来要做成一个碳交易公司,卖碳指标,这可能成为我们工作的一个亮点。”何光明说。
带动一方经济的生态农业也离不开技术进步。石斛被视为植物界的“大熊猫”。通过土地流转,温州商人汪威锋在成都金堂县的千亩铁皮石斛产业园,开创了四川省内大规模仿野生石斛种植的先例。
“年营收大约一个亿,利润率在30%左右。”尝到甜头的汪威锋进一步开发铁皮石斛系列产品,发展乡村旅游,方便村民就近就业和收入增加。
“因为做生态农业周期长,四川银行和四川金控都给了我们不少支持。”汪威锋说。
推荐资讯
- 要闻
- |
- 产经
- |
-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