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亏三年,净资产为负!安信信托重组新进展,部分资产拟转中国银行抵债

2021-11-04 13:36:43    发布于:北京市     来源: 中国网财经
分类:要闻

  连亏三年的安信信托,资产重组迎来新进展。

  安信信托10月23日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后的进展公告,拟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达成债务和解。安信信托将所持部分股权、资产管理计划收益权、信托计划受益权、质押贷款债权等资产的全部权利,转移给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用于抵偿安信信托对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到期未偿还债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就交易最新进展,安信信托称,由于本次交易标的资产较为复杂,截至目前,相关审计、评估及估值工作尚在进行中,将在审计、评估及估值工作完成后,再次召开董事会,对相关事项进行审议。

  一名信托业资深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安信信托问题极为复杂,债务问题处置谈判可能会是一个艰苦而较长期的过程,“重组成功后将会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对爆雷的项目进行追偿清算。”

  2021年上半年,安信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58.81%;但净利润为-11.48亿元。

  重组落地

  早在2020年3月,安信信托就开始筹划风险化解重大事项。经过一年多,相关各方经过前期商务谈判,就重大资产重组和总体风险化解的方案逐渐达成一致。

  2021年上半年,安信信托拟定了与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下称“信托保障基金”)、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信托保障基金公司”)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债务和解方案,且拟定了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

  安信信托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逐步进入正轨,陆续将给出兑付方案。这名人士还透露,今年上半年,安信信托一直在强化资产清收处置和到期项目兑付等工作,“与此同时,董事会在前期重组工作进展基础上,拟定和落实债务和解方案和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

  安信信托认为,债务和解方案拟将部分资产作为对价抵消存量表内债务,本次拟置出资产完成转让后,公司债务负担得到减轻,持续经营能力得到增强。安信信托表示,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如得以顺利实施,公司净资本和净资产规模得到显著扩充,对未来稳步扩张受托资产管理规模、提升盈利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安信信托与交易对方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一揽子和解方案中,安信信托拟将标的资产的全部权利转移给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以此抵偿部分待和解债务。

  具体来看,安信信托向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转让所持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 3.4%股权、“华安资产—信盛 1 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以及“中铁信托-传化股份 2 号单一资金信托”等全部收益权。交易完成后,安信信托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之间的待和解债务将全部获得清偿。

  “截至目前,相关审计、评估及估值工作尚在进行中。”安信信托称,已聘请中信证券任本次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独立财务顾问及其他相关机构提供法律服务、相关财务报表审计或审阅以及专项鉴证服务、评估服务。

  此次交易拟出售标的资产的资产总额、资产净额、营业收入均超过安信信托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合并口径相应指标的 50%,其中资产净额合计23.79亿元。

  连亏三年,净资产为负

  年报显示,安信信托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亏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33亿、-39.93亿和-67.38亿元。

  截至2021年6月末,安信信托净资产首次出现负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金额为-2.55亿元。

  安信信托坦承,公司已连续3年发生重大亏损,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公司主营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净资产首次出现负数,存在可能导致对安信信托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这主要系2021年上半年,公司根据合同约定计提银行等机构借款利息,及兜底承诺相关败诉项目违约金等,引起亏损所致。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为化解风险,在进行资产重组的同时,安信信托也在开展重要“自救”,推进兜底函化解。

  针对现有诉讼案件,今年上半年安信信托与6家原告达成和解,原告方撤诉。9月底,安信信托又收到温州银行起诉安信信托三宗案件的起诉书及撤回起诉的民事裁定书。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安信信托新增的被诉案件10宗(含仲裁案件),其中因兜底函涉诉案件6宗,涉及的原告方2家,新增被诉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此外,安信信托作为原告发起了对部分债务人的诉讼。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信信托与信托保障基金公司之间的流动性支持质押担保案件中,因安信信托后无力偿债,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则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依法裁定拍卖、变卖安信信托所持的大童保险32.98%股权。

  据披露,安信信托持有的大童保险出资额为4978.13万元、占比32.98%,股权评估价约为11.05亿元,起拍价为11.05亿元,保证金1亿元,增价幅度550万元及其倍数。 10月18日10时起至10月21日10时,围观拍卖人数达22896人,但只有1人报名,最终因无人出价流拍。

(责任编辑:金戎)
热门看点
  • 要闻
  • |
  • 产经
  • |
  • 热点
© 2023 中国财经热线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财经热线:分享更多财经热点新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