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块头”释放大能量 探寻“制造业单项冠军”成长密码
在中国,有这样一批制造企业,它们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却在行业内大名鼎鼎。这些企业走到了行业前端,成为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制造业单项冠军”。
12月17日,《证券日报》记者从相关权威部门获悉,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公示已结束,259家公示企业全部入选。自2016年工信部发布《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实施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战略以来,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遴选六批次单项冠军,超8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脱颖而出。
作为各行业的翘楚,制造业单项冠军是怎样炼成的?近日,《证券日报》调研组走进全国多地,探寻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成长密码”。
积蓄动能
打造“中国制造”强品牌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统计显示,2012年至202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至31.3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长至26.6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至近30%,进一步奠定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
2016年,为引导制造业企业专注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带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工信部发布《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织“制造业单项冠军”遴选等一系列工作。6年来,全国共遴选出800多家单项冠军,海尔生物就是其中之一。
走进海尔生物的生物医疗物联工厂,记者见到偌大的厂区内却见不到几个工人,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生产线的投用。
“目前物联工厂占地2.5万平方米,上下共2层,总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0万台,是世界上领先的低温冷链和生物安全产业基地,同时也是率先应用工业互联网模式的产业基地。通过体验云平台,在前端,与场景用户零距离交互,用户全流程参与场景方案迭代,提供个性化服务定制;在制造环节,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流动,互联互通。 ”海尔生物医疗物联工厂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道。
日常生活中也许鲜少听闻海尔生物的名字,但事实上其在业内赫赫有名。截至目前,海尔生物已为我国多项重大科研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了“上天、入地、出洋”:2011年到2021年期间,海尔生物航天医用冷储箱搭载着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三号火箭“六入太空”,为中国空间科研和空间探索提供重要保障;海尔生物的超低温保存箱还搭载“彩虹鱼”号载人深潜器深入万米海沟进行探秘;海尔生物的超低温保存箱还搭载“雪龙号”科考船远赴8000海里之外的南极洲助力科考。
以“硬核”科技实力领跑赛道的海尔生物让“中国制造”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截至2021年上半年,海尔生物已累计申请专利448项,牵头或参与起草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行业17项国家、行业标准。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生物医疗存储领域拥有全球第三、国内第一的市占率。
潜心修炼
走出国门闯出“国际范”
全球化是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随着中国制造业深入全球各行各业,中国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目光,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之一。
位于深圳南山区的传音控股是我国“走出去”的代表企业。2021年11月份,公司凭借人工智能深肤色影像移动终端的领先优势,获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传音控股主要从事于以手机为核心智能终端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品牌运营。主打产品为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手机。这个在国内默默无闻的手机品牌,却在大厂林立的非洲手机界称霸,被誉为“非洲手机之王”。
传音控股为何能够成为全球新兴市场手机行业的中坚力量?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这与企业深度洞察、紧密围绕被忽视需求、进行本地化技术创新密切关系。
以“深肤色拍照”为例,传音控股深度洞察当地用户拍照痛点及审美趋势,在深肤色影像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钻研多年,借助深肤色人脸检测及特征检测、深肤色影像效果增强、深肤色智能美颜、身体骨骼关键点检测等技术,以满足当地用户对拍照美颜、夜间拍照捕捉和暗处人脸识别解锁等重要功能的需求。
走访中,传音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传音控股还将持续深耕细作优势领域,不断优化技术研发和行业应用‘出海’,将各项技术成果赋能到‘一带一路’数字化建设之中,让技术为用户带来价值。”
“传音控股未来业绩的增长空间远远不局限于手机业务,其大数据算法分析、应用增值服务等业务同样具有广阔市场。传音控股可通过快速复制国内丰富的市场经验,为其切入非洲市场的各个赛道做好铺垫,抓住每个重要契机。”艾媒咨询CEO张毅对本报记者表示。
厚积薄发
技术“出圈”抢占制高点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以世界制造工厂的形象屹立于国际竞争舞台,要想打破这一固化形象着实不易。地处南京浦口区的久吾高科凭借着过硬的“膜分离”技术,向世界证明,核心竞争力是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新的必由之路。
作为国内陶瓷膜行业的主要开创企业,久吾高科自1997年设立公司以来,在陶瓷膜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和产业化推广,公司现已拥有108项膜分离技术相关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5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全球从事陶瓷膜业务的规模化企业相对较少,目前较为出名的企业有中国久吾高科、美国颇尔公司以及德国阿泰细公司。根据中国膜工业协会测算,久吾高科陶瓷膜及成套装备主导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3%,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前三、国内第一的陶瓷膜生产商,2021年公司被评为中国膜行业陶瓷膜领域龙头企业,陶瓷膜及成套装备产品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国外陶瓷膜应用领域较窄,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领域,而国内陶瓷膜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化工、环保等领域,使得中国陶瓷膜及成套装备销售总量占全球总量50%以上,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公司在膜通道数、外径、内径、长度等方面,种类多于颇尔公司、阿泰细公司,可以根据物料性质、工艺优化等综合考虑来选型,可完全替换国外项目上的陶瓷膜,满足生产。”程恒对本报记者表示。
精耕细耘
加速培育优质制造业企业
从“小而多”到“精而强”,800多家细分领域企业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小产业上做“大文章”,或许就是这些单项冠军企业潜心修炼的“核心秘诀”。
从行业来看,前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分布于机械、电子信息、石化、纺织、轻工、有色、建材、钢铁、医药、船舶、新能源等行业。第六批次单项冠军主要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航空航天与海洋装备等领域。
“这些行业均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走向高端,打造中国制造技术壁垒的关键性行业领域,这些领域将是未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壮大的关键。通过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认定,从政策上定向加大支持力度,培育我国制造业领域的‘隐形冠军’,不仅可以借力冠军企业的领头羊作用,带动整个产业链条发展壮大,还可以强化冠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帮助冠军企业做大做强做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制造业单项冠军的遴选表示赞同。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已将单项冠军培育工作作为推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落实国家单项冠军遴选工作的同时,也出台了地方单项冠军配套政策,开展区域单项冠军、“隐形冠军”遴选和培育工作。目前,全国共有22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制造业单项冠军相关政策,浙江省、山东省除出台省级支持政策外,下属地级市也相应出台支持政策,形成了多层次有效衔接的政策体系。
盘和林建议,“从企业层面,中国制造业还要在技术和工艺上做更多突破,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的产业链节点,比如高端芯片制造、芯片制造设备、EDA软件等,而这些节点在我国所有产业链中都存在;从政策层面,要将重点放在扶持关键节点企业和技术型中小微企业上,扶持企业不能停留在货币奖励,而是要推动基础学科研究、产业链技术方向确定、行业标准设定、产品生态形成等。同时,要营造宽松创新环境,通过打造治理环境和基础设施来帮助企业将技术早日商用。”
推荐资讯
- 要闻
- |
- 产经
- |
-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