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三农”工作如何做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释放这些重要信号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5至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2022年“三农”工作,释放出许多重要信号。
初级产品供给将更有保障
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明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
初级产品既包括粮食、油料等初级农产品,也包括矿石、煤炭等基础工业原料。陈明提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新冠肺炎疫情及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全球初级产品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增强。在此背景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粮食安全和油料供给纳入初级产品供给的战略格局中审视,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一个具体体现。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2020年增产267亿斤,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分析入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乡村治理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谭秋成对会议提出的“确保2022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
过去,受市场效益等因素影响,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持续缩水,进口依赖度居高不下。为此,农业农村部曾提出“大豆振兴计划”。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更明确的要求,即要有“可考核的成效”,且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关于粮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的要求非常硬、非常实。”陈明说。他和团队在调研时发现,部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农田非粮化、非农化,还有落实占补平衡不到位,以及“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等问题。
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提速
谭秋成表示,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乡村公共服务提升方面出现新的风险挑战,比如,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而农民收入增长对外出务工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如何适当提高粮农收入、保障老龄人口生活水平等问题亟须解决。
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的就业、教育、住房等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提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以及“党政同责”“耕地保护”“发展县域富民产业”等具体举措,这就是中央精准发力开出的“良方”。
会议提出,要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公共服务建设是其中重要环节。谭秋成认为,公共服务发展的不充分,是目前农村青年流失、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原因之一。据了解,2006年新农村建设以来,中央政府用了大力气统筹城乡教育和医疗发展,努力使城乡教育和医疗在政策上实现平等,比如,统一义务教育、取消学杂费。
但谭秋成及其团队调研发现,公共服务中最重要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目前尚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比如,在医疗卫生方面,虽然政策上统筹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缴费标准统一、报销比例统一、定点医院统一,但城乡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不同决定了实际操作上的不均衡。他建议,乡村振兴要防止实际上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差距的扩大。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迈入新征程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要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发展建设,改进和完善乡村治理,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
12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要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瞄准仍存在的问题,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助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整治三年行动成果非常可观,但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陈明及其团队调研发现,部分地区“重面子、轻里子”,存在过度投入、过度建设的问题,并未从农村现代化建设角度开展工作,这也是为何会议提出要“逐步使农村具备基本现代生活条件”。
此外,厕所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状况。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8%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全国90%以上的行政村。但不可忽视的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改厕方面进展参差不齐,个别地区仍然存在工作不到位或改厕不实用的问题。
无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强调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具体而言,在今后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建设方面,要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编制实用型的村庄规划。
陈明表示,对于生态功能区村庄、空心村、小规模村庄,投资和建设要适度考虑平衡,适时开展空间上的调整合并,着眼让农村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从农民需要出发,杜绝“一白遮百丑”的面子工程。
针对会议提出的“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方面,陈明提醒,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结果高度关联,需要统筹考虑、一体部署。农业环境治理不好,农田生态系统就会脆弱,农业生态屏障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同样,农业生产环节如果存在污染,也会向生活空间传导。
谭秋成对此也持相同意见。他提出,多年来我国强调农业产量是必要的,但为增产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的环境及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他建议加大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力度,精准施肥等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农业的绿色发展,还可以缓解资源浪费、降低投入成本。
推荐资讯
- 要闻
- |
- 产经
- |
-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