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博基金获准正式展业 外商独资公募加速入场
1月2日,联博集团宣布,旗下的外商独资企业联博基金于近日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正式成为在中国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近年来,外商独资公募在境内加速布局。截至目前,境内成立的外商独资公募已有9家。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外商独资公募在境内展业过程中,具有全球资产配置、资产管理和运作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但也可能会面临“水土不服”问题,需要积极适应国内市场环境。
历时三年有余
联博基金展业获许可
联博集团是一家专注于主动投资的国际资产管理公司,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其全球资产管理规模达6960亿美元。而从联博集团的动作来看,该公司不断拓展和深化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具体来看,1997年,联博集团在中国香港设立办事处;2006年,联博集团成为全国社保基金首批境外投资管理人之一;2008年与2014年联博集团分别取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资格;2017年,联博集团设立上海办公室,并于2018年获得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资格。而联博基金的设立申请于2020年11月份递交,2023年3月份联博基金的申请获证监会核准,并在2024年第一个交易日宣布获准正式展业。
在此次正式获准展业后,联博基金表示,将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境内投资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挖掘中国本土市场投资机遇。联博基金以研究为本,并计划陆续引入联博全球成熟的投资理念与工具,力争为中国投资者带来差异化的投资产品。例如,在股票投资方面,联博基金将持续运用“量化基本面”的投资策略,将量化模型和基本面研究相结合,捕捉具备吸引力的价值投资机会。
联博基金总经理钱峰表示:“联博集团多年来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此次联博基金获准展业,标志着在中国的业务拓展进入全新阶段。联博基金已经组建了一支管理经验丰富、投研实力出众的本土团队,致力于深入洞察国内投资者的需求,以此发掘并捕捉中国市场广阔的投资机遇。凭借联博集团全球的投资能力和本土经验,我们期待为更广泛的中国投资者提供独具特色、专业创新的产品,以及全方位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
外商独资公募布局加快
优势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国际资管机构通过新设机构或股权变更的方式实现外商独资公募在境内的落地。目前境内已有9家外商独资公募,包括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施罗德基金、联博基金、安联基金6家外资新设公募基金公司和宏利基金管理、摩根资产管理、摩根士丹利基金3家由中外合资公募转为外商独资公募的基金公司。
而在6家新设机构中,贝莱德基金于2020年获准设立,富达基金和路博迈基金于2021年获准设立,施罗德基金、联博基金和安联基金均于2023年陆续获准设立。目前,除设立较迟的联博基金和安联基金外,其他基金均已成功展业。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施罗德基金3家机构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完成产品“首秀”。截至1月3日,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施罗德基金旗下分别发行产品7只、2只、5只、1只,合计基金规模超226亿元。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外商独资公募在中国展业有其自身优势。一般来说,外资独资公募具有较大的名气,可能会吸引部分‘粉丝’投资者;此外,其在资产管理方面,尤其是全球资产配置方面有一定的经验。”
在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看来,外商独资公募具有全球投资视野和经验,以及先进的管理和运作模式。外资进入我国公募市场也能够带来市场透明度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发展。外商独资公募的进入也能够形成鲇鱼效应,增加市场竞争,提升国内公募基金行业的国际化水平。
不过,外资进入我国公募市场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田利辉认为,外资进入我国公募市场,首先要遵守中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确保合规经营;其次,需了解中国投资者的需求和偏好,适应中国市场的环境,并找到自身的竞争优势和特色,获取市场份额;同时,可与中国本土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以更好地融入中国市场。
杨德龙表示:“外资进入到我国公募市场后,可能会有些‘水土不服’。因此,在投资方法上不能完全照搬海外的经验,需要结合A股市场的实际,无论是在投资还是拓客上,都有‘本地化’的需求。例如,对政策面、资金面、市场面等做全面的分析,用良好的业绩来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在发行基金方面,和渠道积极合作等。”
推荐资讯
- 要闻
- |
- 产经
- |
-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