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人身险公司分支机构继续“瘦身” 净退出数达484家
上半年,险企分支机构继续呈净退出态势。《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梳理,上半年,我国人身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36家,退出市场520家,净退出484家。同时,我国财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1569家,退出市场328家,净增加1241家,不过,剔除特殊因素后,财险公司净退出21家。
业内人士认为,从趋势上看,险企分支机构数量还可能进一步减少,但此前的“大进大出”现象正在逐步改变,整体上分支机构的数量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
营销服务部
是退出“主角”
从人身险公司来看,上半年新设分支机构36家,以中支公司和支公司为主。同时,有520家人身险分支机构退出市场,其中,支公司152家,营销服务部341家。整体来看,人身险公司分支机构净退出484家,且新设机构数量较少。
纵向对比来看,2023年,1337家人身险公司分支机构退出市场,新设分支机构1067家,全年净退出270家。不过,新设分支机构中,主要是因为3家新设人身险公司接管了原有保险主体的业务,承接了其分支机构。剔除这一因素,2023年人身险公司分支机构退出1272家。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除了运营数字化程度提升等原因,过去两年,人身险公司渠道结构变化对分支机构退出有较大影响。代理人渠道的保费占比持续下降,而银保和经代等第三方渠道占比不断上升,因此从降本增效的角度考虑,人身险公司普遍压缩分支机构布局。
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看来,人身险公司分支机构退出市场,主要是因为部分区域的保费空间太小,不足以支撑相应机构的正常运行。
数据显示,营销服务部是人身险公司分支机构退出的“主角”。对此,中华联合保险集团研究所首席保险研究员邱剑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退出机构主要集中于三四线城市,县级机构整体保险规模不大,加之市场竞争等因素,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长期亏损的分支机构必然会考虑人事改革、渠道变革、业务转向以及机构撤并等问题。
申能财险
超千家分支机构获批
从财险公司来看,数据显示,上半年财险公司分支机构净增加1241家。不过,剔除特殊因素后,上半年财险公司分支机构呈小幅净退出态势。
这一特殊因素即今年1月16日申能财险的正式成立。
2023年9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申能财险筹建,由申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国有企业共同发起筹建,注册资本100亿元。6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首次明确了天安财险的风险处置方式,即新设申能财险承接天安财险业务。
目前,申能财险已经开业,其也承接了此前天安财险的分支机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财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中,有1262家隶属申能财险,剔除这一因素,上半年财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为307家。同时,退出市场的财险公司分支机构为328家。因此,剔除特殊因素,上半年财险公司分支机构小幅净退出21家。
对此,周瑾对记者表示,由于运营和渠道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财险公司对线下分支机构的依赖程度也不断降低,因此,财险公司一方面撤并低效能机构,一方面减少新设机构。同时,在监管政策引导和公司自身发展考虑等因素影响下,区域性财险公司跨区扩张的节奏放缓,新设分支机构的速度也在放缓。
陈辉补充认为,近年财险公司为降低固定成本,在稳步推进“产销分离”,逐步收缩层级较低的分支机构,转而主要借助保险中介机构拓展业务,部分中小财险公司甚至在分公司以下不再设立层级更低的分支机构。
整体来看,保险行业分支机构的变化正从前几年的“大进大出”转变为“小进小出”。历史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退出市场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分别约为971家、2197家和3000家。2023年,由于有3家新设人身险公司接管了原有保险主体的业务,承接了其分支机构,因此行业分支机构净退出数量明显减少。今年上半年,剔除申能财险成立这一特殊因素,人身险公司和财险公司一共净退出505家分支机构。
对此,邱剑分析认为,一是部分经营效益不好、网点空心化的机构前期已经撤销较多,后续空间变小,因此退出机构数量减少;二是不少险企的发展战略转变为稳字为首,效率优先,坚持稳中求进,避免大起大落,控制风险;三是监管越来越严,机构的市场存量已经比较多,新机构获批难度增加,同时险企靠传统的机构和人员数量优势进行竞争已经成为历史,更多地是依靠技术、服务和人才竞争来站稳市场。他预计,未来险企分支机构依然保持“小进小出”的状况,整体将保持相对稳定。
推荐资讯
- 要闻
- |
- 产经
- |
-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