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我们的健康更保险?
健康险主要包括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保险以及医疗意外保险五大类型。每种类型的健康险,都有它独特的保障内容和特点。消费者在选购健康险产品时,不仅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健康状况、风险承受能力等,还要趁身体健康时趁早规划。
主持人:《金融时报》记者 孙榕
特邀嘉宾:
孔迎红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李明 太平洋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互联网业务高级总监
薛梅平 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互联网平台部总经理
朱俊生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在繁忙的生活中,健康无疑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健康险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需求。健康险是什么?如何守护我们的健康?面对种类繁多、价格各异的健康险,消费者又该怎么选择?在2024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期间,本报记者就健康险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业内专家。
《金融时报》记者:请您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健康险?
李明:健康险是人身保险的一个分支,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因健康原因或者医疗行为的发生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主要包括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保险以及医疗意外保险等。
具体说来,医疗保险,是指按照保险合同约定为被保险人的医疗、康复等提供保障的保险。医疗保险主要对医疗费用提供补偿报销;疾病保险,是指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时,为被保险人提供保障的保险。通常包括普通疾病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特定疾病保险等;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或者意外伤害导致工作能力丧失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减少或者中断提供保障的保险;护理保险,是指按照保险合同约定为被保险人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提供保障的保险。对于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人,护理服务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跟大家分享一份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了9993亿元,赔款及给付达到了4207亿元。
总的来说,健康险是一种针对健康风险提供经济保障的保险产品,其保障范围广泛,通常包括重大疾病保障、门诊医疗保障和住院医疗保障等,通过不同的险种分类和保障范围,能够覆盖多种疾病和疾病相关的医疗费用,帮助被保险人应对高昂的治疗费用,并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
《金融时报》记者:近几年,我们常听说的大病保险、惠民保、百万医疗险,都属于健康险吗?
李明:从保险属性上来说,大病保险是一项制度性安排,主要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它隶属于社保范畴,而非商业性的医疗险;惠民保的专业名称是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可以有效衔接当地基本医疗保险,最大的特点是低价格、高保障、低准入门槛。特别适合超过65岁的老年人群、带病体以及从事高危职业的人群;百万医疗险是属于医疗保险的一种,保额可达百万元,保障范围可覆盖常见的疾病和意外伤害,还可以扩展到罕见病、重大疾病等,保费一般几百元,投保灵活。
大病保险在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提供二次报销,是一项制度性安排,属于社会医疗保险范畴;
惠民保、百万医疗险都是商业医疗保险范畴,惠民保是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具有地域性、普惠性等特点。
朱俊生:从供给看,过去一段时间中市场占比高的是重疾险。百万医疗险通过免赔额设计等产品创新,使保险产品价格降低,而且通过互联网销售,触达了更广的人群;“惠民保”则具有广覆盖、低保费、高保额的特点,而且不设置年龄、健康状况、既往病史、职业类型等条件的限制,使参保人群迅速扩大。
从政府支持看,多地医保局支持开通个人医保账户购买惠民保,有政府信用背书,促进惠民保在短时间内出现爆发式发展。
《金融时报》记者:如果我已经有基本医保了,单位也有补充医疗保险,还有必要买健康险吗?
朱俊生:有了基本医疗保险,也还是需要有商业健康保险的。基本医疗保险虽然覆盖面很广,但它的定位决定了它是保基本,所以保障程度相对是比较有限的,个人承担的费用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很高,需要完善保障商业健康保险在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李明:基本医保的报销范围有一定的限制,一般只针对社保目录内的医疗费用,并且报销比例并不高。商业医疗保险保障范围更广,不仅可以报销社保范围内的剩余部分,还可以报销社保范围外的药品和其他医疗费用。如某些特效药、进口药品等。另外,商业医疗险能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医疗垫付服务、绿色就医通道,这些服务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高端医疗保险甚至可以赔付特需部、国际部、私立医院或全球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所以,医保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而商业医疗险在保障范围、报销机构、购买门槛、服务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有了医保建议补充商业医疗险来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医疗保障。
《金融时报》记者:2023年8月税优健康险新政正式落地实施,产品范围和被保险人群都扩大了。税优健康险与普通健康险有哪些区别呢?
朱俊生:主要有四点不同。一是是否可以抵税。税优健康险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而普通健康险无抵税功能。二是保险期间。税优健康险的保险期间或保证续保期间不低于3年,长期护理保险和疾病保险的保险期间不低于5年。普通医疗险通常保障期间为1年,当然,目前也有公司推出了长期医疗险。三是投保条件。对于适用税收优惠政策的投保人为本人投保医疗险的,保险公司不得因既往病史拒保或者进行责任除外,可针对既往症人群设置不同的保障方案,进行公平合理定价。而普通健康险通常不允许带病投保。四是保证续保。税收健康险是保证续保的,在保险合同中会明确写明“保证续保”,一般可以续保到法定退休年龄。而许多普通健康险是不保证续保的,或者保证续保的时间没有那么长。
李明:税收优惠健康险的核心优势是享受税收抵扣。不论是为自己投保还是为家人投保,都可用于税款抵扣。可谓一举两得,既为家人提供了保障,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己的税款负担。虽然每年的抵扣额度有2400元的上限,但从长远来看,积少成多也能够节省不少税款,算是一个额外的福利。
《金融时报》记者:目前市面上健康险产品非常多,我们应如何挑选适合的健康险产品?
孔迎红:我们在选择健康险产品时,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最贵、最高端的。首先,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健康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已有健康保障等情况,明确保障需求;其次,要根据自身的保障需求、经济状况,选择相匹配的保险产品,并确定合适的保额、保障期限、交费期限等。
涉及具体操作时有几个关键点需要考虑:一是阅读产品条款:认真阅读健康保险产品的条款,特别是保险期间和保险责任。二是避免重复购买:对于费用补偿型的健康险产品,注意不要重复购买,因为医疗费用不能重复理赔。三是关注保障功能与水平:选择健康险产品时,除了价格外,还要关注产品的长期保障功能和保障水平。另外,消费者还应关注续保条款、免赔额、等待期等注意事项,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薛梅:挑选适合的健康险产品是一个需要多个因素综合考虑的过程。消费者要选择合适的渠道购买保险产品,理性投保。对于保险知识较为匮乏,学习保险条款相关内容比较困难的,可以选择专业的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为自己量身定制保障方案;如果身边没有专业人士的,可以通过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获取专业服务;保险知识较为丰富的,可以自行通过保险公司官方网站、公众号,或者第三方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投保。不论通过哪个渠道,都要获取方案中保险产品的详细材料,仔细阅读,分析与个人需求的匹配情况,理性选择。
另外,给已经购买过健康险的朋友一个建议,投保后也要保持对产品责任迭代升级的关注,及时升级自己的健康保障。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迭代,保险公司不断扩充产品保障的先进医疗技术、医疗器械与药品等,这类保障的内容通常能更加高效地治疗疾病。
《金融时报》记者:我们发现,不少消费者都是发现身体不太健康的时候,才想要买保险,这一人群数量也日益增多。有网友说,“现在爸妈年纪大了有一些小毛病,适合的保险非常少”;还有网友说,“体检发现有结节,还能买保险吗”。现在,国家和监管部门鼓励保险公司针对既往症和老年人等特定人群开发保险产品。如今,老年人、带病人群是否能购买到合适的保险?
孔迎红:虽然老年人在购买保险时可能会面临年龄限制、身体状况限制等问题,但他们仍然有很多选择。
下面主要讲讲年龄限制的问题:过去健康险产品的首次投保年龄通常限制在60岁以内,但是近几年保险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丰富老年人保险供给。适度放开投保年龄上限,满足低龄老人的投保需求,老年人最为关注的疾病险、医疗险、意外险、护理险等产品都能买到。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围绕老年人特定保障需求加大创新力度。比如,针对老年人高发的意外风险、特定疾病等,推出多款老年人专属产品,满足老年人的特定保障需求。不过,尽管如此,我还是建议购买保险应尽早规划,可以以更低的保费提前锁定合适的保险产品。
薛梅:我也建议,买健康保险还是得趁身体健康趁早规划。健康时,是我们挑公司、挑产品,可选择的范围很广;患病后,能选择的产品比较有限。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疾病进展各有不同,而且存在多种疾病并发等复杂病理机制,导致带病体医疗险产品本身的赔付风险显著增加,难以准确衡量,保险产品定价难度大,所以保险公司开发这类产品时也会比较谨慎。
当然,如果已经有结节或其他健康状况,也不用特别担心。虽然选择范围相对较小,但还是可以选。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市场需求的催化下,很多保险公司都在尝试开发带病体人群保险。
目前,带病体保险产品有3种典型模式:第一种是“松核保+缩责任”。比如,惠民保、防癌医疗险、防癌重疾险。惠民保一般不限制被保人的健康状况,但会通过提高免赔额,降低赔付比例等责任的调整,使风险整体可控。
第二种是“松核保+高保费”。比如,慢病版医疗险、简易健告医疗险、简易健告重疾险等。一般是放宽核保条件,产品责任与一般医疗险持平,但保费水平上调。可将普通产品拒保或除外的三高、各类结节,甚至是已患重疾但痊愈多年的人群纳入承保范围,适合愿意支出更高保费以获取更完善保障的客户。
第三种是“特定人群窄责任”。比如,癌症复发医疗险、糖尿病患者专属医疗险。这一类产品一般保障范围较窄,提供专病保障;同时,会针对特定疾病提供较为全面完善的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帮助患者做好疾病愈后管理等。
《金融时报》记者:购买保险前,需要告知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如实告知很重要吗?
薛梅:客户在购买重疾险、医疗险等产品时,都会被告知要填写健康告知问卷。有些人看到“健康告知问卷”里长长的问题,觉得麻烦,看也不看随便一填。殊不知,健康告知是影响出险后能否顺利理赔的关键因素,一点都马虎不得。
健康告知,指的是投保人将被保险人、投保人(如需)的健康状况如实告知给保险公司,供保险公司进行承保风险评估,保险公司最终确定是否承保以及如何承保的过程。一般会询问过往疾病史、生活习惯、投保经历等。如实告知的要求,在《保险法》中是有明确规定的,简单说,如果是投保人故意隐瞒或重大过失导致的未如实告知,即使保单已经生效了,将来出险理赔,保险公司也有权不予赔付。因此,大家投保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健康告知,逐项对照询问事项认真作答,不可遗漏、不答或者乱回答,描述疾病史的时候要以正规医疗机构的专业诊断结论为准,按病历、体检报告上的描述客观填写,不能以自我主观感觉去填写,以免核保或理赔时发生麻烦。
《金融时报》记者:我们注意到,目前健康险不仅仅能理赔,还能提供很多健康管理服务。例如,很多城市的惠民保产品都提供慢病管理、就医陪护、体检报告解读等。健康管理服务对客户的健康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孔迎红:我举一个例子。在今年举办的一场专为都市人群策划的健康检测活动中,一位老客户韩女士在健康管家陪同下,进行了健康一体机、太空舱等一系列的检查。其中,太空舱的检测结果提示,韩女士甲状腺功能异常,存在较高的甲亢风险。健康管理中心立即安排医学专家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并建议韩女士尽快前往三甲医院内分泌科进一步检查。两周后,韩女士带着医院的病历诊断再次来到健康管理中心对医学专家和健康管家表示感谢,医院已经明确诊断其为甲亢,病程发展到已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因为有了这一次的健康筛查,韩女士及时发现了健康风险,她决定也为家人购买一份健康保险产品,以应对潜在的健康风险。
事实证明,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相融合,确实可以更好地做到“解大众之忧”。
薛梅:目前,健康险中的健康管理服务主要分为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就医服务、康复护理七大类,核心是通过整合专业医疗健康资源,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让客户越来越健康。
具体来看,健康促进是通过对客户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为客户提供专业建议,帮助客户改善健康状态。慢病管理服务可以帮助客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延缓疾病进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就医服务则贯穿于诊前、诊中、诊后的全病程,致力于提升客户就医体验。而保险直付、住院垫付等服务则可以让客户在治病时及早获得保险赔付。
保险公司通过对专业资源的整合,实现健康管理服务覆盖健康全旅程、疾病全病程、就医全过程,在帮助客户实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早恢复、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同时,保险公司赔付情况也得到一定改善,经营更加持续稳健,更好地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推荐资讯
- 要闻
- |
- 产经
- |
-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