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出走疑云重重 基金公司“靴子落地”需细思量
近期基金二季报的披露,使得绩优基金经理的“增聘效应”愈发明显。数据显示,多位绩优基金经理此前管理的产品在增聘基金经理之后,普遍出现净赎回的情况。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在正式的离职“靴子落地”前,选择赎回的往往是机构投资者。绩优基金经理的产品批量增聘新的基金经理后,面对“老”基金经理离职传闻,基金公司往往一味否定,对普通基民来说,这些究竟意味着什么?
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尽可能保持基金业绩的持续性,“老”基金经理离职为投资者带来的影响才能降到最低。对此,基金公司必须要在投研的平台化布局上有所作为,一旦出现“老”基金经理离职情况,基金公司应该提前做好规划,包括对新任基金经理的业绩、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市场适应性进行全面评估。
增聘与基金规模出现联动效应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绩优基金经理离任或增聘基金经理情况屡屡出现。当绩优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一旦“批量”增聘新的基金经理,基金大概率出现净赎回,且净赎回的规模不小,发生“资金先于基金经理撤退”的现象。对此,可以称为绩优基金经理的“增聘效应”。
7月22日,丘栋荣在中庚基金完成“谢幕”。当日,已经卸任全部产品的丘栋荣与四位继任基金经理就刚刚发布的二季报与投资者展开沟通。
7月21日,中庚基金发布丘栋荣离职公告,4月末以来关于其离职的传闻尘埃落定。丘栋荣是市场上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自其离职传闻发酵以来,其管理的基金规模大幅缩水。Choice数据显示,除了一只尚在封闭期的产品,丘栋荣管理的另外四只产品今年上半年份额减少41.95亿份。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今年以来超550只主动权益型基金(不同基金份额分开计算)发生基金经理变更。其中,涉及不少绩优基金经理离任或增聘基金经理。
上半年,除丘栋荣外,圆信永丰基金范妍、建信基金姜锋、招商基金贾成东、中邮基金国晓雯、交银施罗德基金田彧龙均卸任此前管理的所有产品,东方红资管的王延飞旗下产品均增聘基金经理。
Choice数据显示,除尚处封闭期的产品,上述绩优基金经理管理的40余只基金无一例外在二季度出现净赎回;除贾成东管理的两只产品,其他基金均在上半年出现净赎回。
其中,王延飞管理的东方红睿玺三年持有混合在二季度被净赎回10.65亿份,该基金在上半年被净赎回21.02亿份。范妍此前管理的圆信永丰优享生活、圆信永丰优加生活、圆信永丰兴诺在上半年分别被净赎回11.33亿份、7.72亿份、5.08亿份。
基金经理离职传闻是真是假
现实情况中,每当所管理的产品集中增聘基金经理,绩优基金经理总会伴随着离职传闻。丘栋荣、范妍、姜锋、贾成东等均是如此。
面对离职传闻,基金公司给出的回应往往如出一辙,“假的”“不实消息”。然而传闻大多数会在一两个月后被突如其来的离职公告所证实。某社交平台一高赞评论如是说:“我是看到公告才知道基金经理真的离职了,机构(投资者)是不是早就知道,先撤退了。”
有数据显示,某绩优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上半年赎回的规模与2023年末的机构持有规模大体相当。由此可见,在“资金先于基金经理撤退”的增聘效应中,抢先撤退的资金可能大部分来自于机构投资者。
对于主动权益类产品来说,常有“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的说法。基民常常是冲着基金经理的风格、策略、长期业绩,慕名而来。天相投顾一项研究显示,随着基金经理的变更,对基金产品业绩影响最大的是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
基于此,当绩优基金经理在管产品批量增聘基金经理后,面对离职传闻,基金公司一味否定,对普通基民来说,这些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于离职传闻,基金公司否认,从法律角度来说是合规的,因为只要基金经理没有正式离任,从信息披露的角度来说,离任传闻就是假的。”某基金经理表示。
高波(化名)是一位长期业绩较为优秀的基金经理,去年刚刚从前东家离职。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基金经理从提出离职到正式离职,会和基金公司有好几轮协商,绩优基金经理的时间会更长。“这里面会有很多交锋。”他透露,当基金公司发现大概率留不住基金经理时,便会为其管理的产品增聘基金经理。即使确定离职,到正式公告还会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因为基金公司需要去相关机构进行备案。
“如果某绩优基金经理管理的全部产品都增聘了新的基金经理,他离任的概率就很大了,从合情合理的角度来说,基金公司低调处理就可以了,不用大张旗鼓地否认。”某基金经理表示。
某公募人士认为,从合规性的角度来看,基金公司有责任确保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同时,基金公司也需要考虑到基金经理变更对产品业绩和市场信心的影响,基金公司在增聘基金经理后,应该及时向投资者说明情况,避免因信息不对称给投资者造成损失。
发力平台化投研建设
“基金公司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优秀基金经理,一旦离职,对基民、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经理自己来说,都是有损失的。”某基金经理感慨说。
“一只基金单位净值从0.5(元)到1.5(元),是我一手做出来的,我也舍不得离职。”高波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据悉,今年来绩优基金经理屡屡离职背后的原因大概有三种:一是受行业整体环境变化的影响,需要另谋出路;二是近年来市场持续震荡,投资体验不尽如人意,基金经理受到来自考核和舆论的压力,荣誉感、价值感降低;三是公募行业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基金经理的利益不免会被触碰,一旦公司和基金经理的利益分配无法达成一致,基金经理也会选择离职。
在业内人士看来,只有尽可能保持产品业绩的持续性,基金经理离职为投资者带来的影响才能降到最低。
“为了确保经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基金公司就必然要在投研的平台化布局上有所作为,防止基金公司过于依赖绩优基金经理等个人的能力。”某公募高管表示。
某基金经理表示,绩优基金经理一旦想离职,基金公司应该做好提前规划,比如提前物色接班人,并进行系统培训,包括对新任基金经理的业绩、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市场适应性进行全面评估。在基金经理离职前,加强与新任基金经理的沟通,确保他们能够充分了解产品的投资策略和管理风格。即使是在基金经理更换之后,基金公司也应持续监控产品的业绩表现,确保新的基金经理能够有效维持产品的业绩水平,可通过设定业绩目标和定期业绩回顾,稳定投资者的持有信心。
推荐资讯
- 要闻
- |
- 产经
- |
-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