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被动齐发力 公募基金精准支持“硬科技”发展
自2019年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以来,国内公募基金行业积极投身科创板投资,一方面通过主动权益产品,积极挖掘超额收益,另一方面布局指数产品,精准支持科创板“硬科技”企业发展。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国内科创主题基金管理规模接近2000亿元,其中指数基金规模达到1800亿元以上。并且,公募基金整体持有科创板股票市值已突破2500亿元。
在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2024年二季报中,多位基金经理表示,看好科技创新的长期趋势性机会。随着大模型快速迭代,多模态日趋成熟,应用逐步进入爆发状态,生产效率将实现大幅提升,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主动挖掘半导体机会
2019年以来科创主题基金一路发展至今,主动产品以及被动产品的结构和数量都在不断丰富和壮大。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国内科创主题基金规模已接近2000亿元。从整体参与情况看,国内公募基金持有科创板股票总市值已突破2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持续震荡的市场环境下,多只科创主题基金取得了较为亮眼的投资业绩。截至7月19日,今年4月刚刚成立的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涨幅已接近15%,今年1月成立的易方达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A也涨超11%。主动产品方面,万家科创主题A、银华科创主题同样业绩居前,年内收益率分别为8.58%、5.61%。
通过对比基金2024年一季报和二季报可以发现,多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都在积极调仓换股,以适应市场和行情变化。
今年二季度,万家科创主题增持京东方A、中际旭创、北方华创,减持电连技术、TCL科技、新易盛、彩虹股份。同时,工业富联、澜起科技成为新晋前十大重仓股,天孚通信、寒武纪退出前十大重仓股。银华科创主题大举增持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减持新易盛、许继电气,同时工业富联、沪电股份、浪潮信息新进入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
在二季报中,万家科创主题基金经理耿嘉洲、武玉迪介绍了相关的调仓思路。半导体产业在经过长达两年的下行周期后,存在一定的“超调”。今年半导体行业开始温和回暖,稼动率持续提升,部分产品也开始涨价。因此,该基金在二季度增配了部分今年业绩回暖明显、估值合适的半导体行业公司。
指数投资注入资金力量
近年来国内指数投资蓬勃发展,大批量资金借道指数产品,精准参与科创板投资机遇。
2020年,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成立首批上证科创板50ETF;2022年,华安基金、嘉实基金成立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南方基金、博时基金成立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2023年,鹏华基金、银华基金、国泰基金、博时基金成立首批上证科创板100ETF,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成立上证科创板成长ETF,嘉实基金成立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
截至2024年6月末,跟踪科创50、科创信息、科创材料、科创芯片、科创成长、科创100、科创生物等科创主题指数基金(包括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增强型基金)数量已达到63只,基金规模合计突破1800亿元。
其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拔得规模头筹,截至6月末的基金规模高达716.13亿元;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工银上证科创板50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紧随其后,基金规模分别达到了353.51亿元、79.02亿元、58.96亿元、51.60亿元。
今年上半年,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成为场内“吸金”表现最突出的科创主题基金,净流入金额近100亿元。根据该基金2024年一季报和二季报披露情况,3月5日至3月31日,某机构投资者增持该ETF高达118.07亿份,并且在二季度继续持有,截至二季度末的持有比例接近25%。
新发市场上,跟踪科创50、科创100等指数增强型基金、场外联接基金也在今年密集成立,同样为科创板注入了资金活力。例如,华夏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基金于今年1月成立,在权益市场震荡调整之下,该基金依然取得了7.79亿元的较好募集成绩,并且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高达18826户。
人工智能孕育投资新机遇
展望下半年,多位科创主题基金的基金经理在最新披露的2024年二季报中,表达了对于权益市场的期待。银华科创主题基金经理唐能预计,市场有望迎来比较好的修复行情,逐步从存量博弈转为增量市场。
“国内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决心没有动摇,需要从科技创新着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下一轮新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才能拉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唐能表示。
因此,唐能仍然看好科技创新的长期趋势性机会。随着海外大模型快速迭代,多模态日趋成熟,应用逐步进入爆发状态,大模型犹如信息科技动力系统的跃升,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国内大模型也进入攻坚阶段,模型能力逐步向国际靠拢,应用爆发指日可待,唐能看好人工智能在2024年的投资机会。
在耿嘉洲、武玉迪看来,眼下国内很多科创企业和国家命运同步,在经过了几十年或者更短一点时间的高速发展之后,摘完了普遍“低垂的果实”,需要努力垫高脚尖或者付出巨大的勇气和决心,才有机会摘到下一颗硕果。在此背景下,他们持续寻找供给端格局比较好(或者正在变好)的细分行业配置,同时也在尽量拉长思考维度,不因为短期的快变量而轻易更换能有一定穿越周期能力企业的仓位。
谈到2023年以来持续火热的AI板块,东吴基金基金经理刘元海表示,继续看好AI算力及应用方面的投资价值。“随着多模态大模型训练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算力需求依然有望是未来几年相对确定的方向。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相关应用有望落地,投资机会可逐步关注。”
推荐资讯
- 要闻
- |
- 产经
- |
-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