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竞赛漩涡 ETF“烧钱走量”能火多久

2024-11-25 10:18:08    发布于:北京市     来源: 中国网财经    作者: 张舒琳 杨皖玉
分类:要闻

  “A500,最靓的仔!”

  人头攒动的咖啡店铺里,有细心的消费者看到,蓝色的咖啡杯外面套上了鲜红的杯托,杯托上除了活泼的投资广告语,还罕见出现了基金代码:投中国核心资产,选A500,A类/C类代码……

  这是基金公司指数产品营销热闹场面的一个缩影。近期,22只中证A500ETF及多只ETF联接基金、场外指数基金相继发售,营销热度进一步提升。无论线上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还是线下电梯间、地铁站、出租车上,随处可见中证A500产品的相关宣传广告。

  持续升级的营销宣传也意味着经费在“燃烧”。并且,营销投入只是基金公司发行成本的一部分,上市后的流动性比拼以及看不见的系统、人力、指数使用成本,同样需要砸入大量资源。ETF的竞争热闹归热闹,也让一些基金公司感到无力:“最后会不会变成赔钱赚吆喝?”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降费、降佣大背景下,未来ETF的竞争可能演变成对基金公司资源、实力、特色、服务等全方位“军备竞赛”的综合大比拼。

  战“火”纷飞

  近日,某头部基金公司与知名咖啡品牌部分门店新推出营销活动,小小地火了一把。这也引来了同行的关注:“原来基金公司营销还能这样玩?”还有基金公司想效仿,打探如何与咖啡店、奶茶店联名,试图将基金圈近期最大的热点——中证A500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大众视野。

  9月以来,22只中证A500ETF陆续开启发行,营销大战的热闹程度迅速提升。中国证券报记者关注到,除了传统的微信公众号、地铁、电梯间广告外,不少基金公司宣发玩出了新花样。例如,有基金公司联合腾讯理财通,依靠日活数亿人的微信生态圈,在微信朋友圈打出信息流广告,并在订阅号里持续算法推送;还有基金公司在微信“搜索”方面发力,若在微信中搜索“中证A500”,则会弹出该指数的实时行情,点击后就会转到某家基金公司的ETF页面。

  自媒体方面,基金公司更是集中火力,加码投放,铺天盖地的中证A500相关文章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刷屏。一位基金大V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调侃:“每天都有基金公司来咨询能否投放中证A500基金广告,可我已经给前面发行的基金公司写了宣传文章,不知道还能写什么新内容了。”还有基金公司“包揽”了头部大V合作,微信公众号、雪球等平台均被相关中证A500产品刷屏。

  更引人注目的是,中证A500产品战火已大面积“烧”到了各大城市电梯间。在产品发行期间,北京、上海等城市不少写字楼、居民楼电梯间一夜之间换了“新颜”。北京一位基金人士感叹:“基金公司的广告都打到我家来了,在这个小区住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几家巨头轮流投放,上周还是某基金公司的中证A500产品广告,这周就换了另一家的,还是同样的指数产品,只是换了广告主。”

  种种花式营销体现出了基金公司“背水一战”的决心。中证A500这只重磅创新宽基指数,全行业大中型基金公司的热情堪称全部倾注其中。目前,继首批10只中证A500ETF上市后,第二批12只中证A500ETF已全部成立,正陆续上市。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发行同样声势浩大。此外,还有大批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等待集结。目前已有约40家公募机构集体上报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整体来看,已成立及已上报的中证A500相关产品数量已超过90只。

  “烧钱”新高度

  几十家基金公司同台竞技比拼宣发、大量“砸资源”,也意味着基金公司资源在“燃烧”。从发行到成立,再到上市后的持续运营,大量的资源投入也让基金公司隐隐作痛:“如此不遗余力的投入,究竟是为长远谋发展的战略,还是赔钱赚吆喝的‘陪跑’游戏?”

  “现在中证A500ETF年管理费率基本都是0.15%,而宣发费用动辄大几百万、上千万元,一只ETF如果不达到头部规模,基金公司很难赚到钱。”某头部公募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感慨。

  实际上,广告投放仅仅是总成本的一部分,对于中证A500ETF而言,本就是“烧钱的游戏”。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除了宣传费用外,基金公司更重要的成本是支付给销售渠道的客户维护费、做市商、系统、人力等一系列费用。

  沪上一位公募基金人士算了一笔账:“先不考虑系统成本、人力成本,在当前基金公司收取0.15%年管理费率的情况下,需要拿出50%的比例作为支付给渠道的尾随佣金,再加上需要付给指数公司的指数使用费(通常为0.03%),每亿元规模的ETF,每年为基金公司带来的直接效益也就几万元。”

  支付给机构的做市商费用不菲。对ETF而言,成交额越大、换手率越高说明交易越活跃,这部分一般按照资金成本和交易量的多少来收费。以中证A500ETF这类热门产品为例,当前火爆的成交额背后,费用同样不可小觑。据了解,ETF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每年做市商费用普遍在千万元以上。

  系统成本和人力支出同样昂贵。据华北一位公募人士介绍,在当前市场上,一家基金公司若“从无到有”发行ETF,同时上线投资系统、估值系统、申赎清单制作系统预估成本为50万元左右,申赎清单核对系统成本为40万元,还不包括后续系统维护和增值业务的成本。人员成本则包括有ETF产品经验的基金经理、风控人员和运营人员等的薪资。

  另一位华南公募人士补充说,每一类ETF都需要单独的系统成本,例如,上海单市场、深圳单市场、上海跨深圳市场、深圳跨上海市场、沪市港股通、深市港股通、QDII、债券ETF、货币ETF等不同的产品使用的系统都不相同。如果基金公司想要丰富产品线,系统支出也会持续上升。

  上述公募人士表示,在当前0.15%的年管理费率下,产品或需要做到千亿规模才能覆盖全部成本。“比拼到最后,可能会变成老大吃肉,老二、老三喝汤,后面一律‘陪跑’的局面。”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ETF新一轮降费潮开启。除了新发中证A500ETF采取最低年管理费率0.15%外,存量ETF产品也迎来费用集体调降。11月19日,华泰柏瑞、华夏、易方达、嘉实、南方、华安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巨无霸”宽基ETF宣布降费,年管理费率普遍“打三折”,降至行业最低水平0.15%,年托管费率同样降至行业最低水平0.05%。规模方面,此次大幅降费的ETF中,有9只规模超过500亿元,其中6只更是千亿“巨无霸”,此前年管理费率大多为0.5%。此轮降费是多家头部基金公司主动让利,规模优势品种大幅降费,大面积帮助投资者降低持有成本,下降后有望帮助投资者每年节省超50亿元成本。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降费需要基金公司实打实地“吐出”部分管理费收入。“这对于指数产品占比较小的基金公司来说,影响并不明显,但对于指数产品‘占大头’的基金公司而言,如此大幅度让利的确需要决心和定力。”一位公募基金市场人士表示。

  以规模最大的股票ETF为例,若以保持当前规模运营一年来估算,降费前后的年管理费收入可能相差10亿元以上。作为基金公司的股东,部分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近40家基金公司中,2023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约10家。不过,考虑到这批大幅降费的ETF中,不少产品是今年才新进“千亿俱乐部”,因此大幅降费并不一定意味着相关基金公司的收入将在2023年基础上大幅下降。

  “军备竞赛”进行时

  公募基金降费大趋势下,基金公司需要更多考虑的是,大举投入这场“烧钱战争”是否值得。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ETF的大比拼,一是比拼资源禀赋。在佣金新规出台后,ETF“佣金换量”模式已然行不通,行业生态格局彻底颠覆,基金销售更多与券结券商、托管机构“捆绑”。也就是说,未来券结券商、托管机构的实力比拼更加重要。

  二是比拼基金公司综合实力。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指数投资负责人表示,如果公司投入不够,很难在激烈的ETF竞争中胜出。虽然ETF是被动产品,但并非所有公司都可以做得好。一方面,产品的规模和流动性十分依赖公司的渠道和销售能力,中小公司在首募和持续运营方面,很难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另一方面,ETF技术含量高,非常依赖公司的投研积累,包括团队的储备、后续新产品的开发以及产品管理,尤其在跟踪误差上,同类产品之间存在一定区别。

  华南一家券商资管事业部董事总经理也表示,未来,在ETF综合实力比拼中,投研实力将变得更加重要,从长期来看,未来是否有能力开发新的指数、更精准地覆盖一些细分赛道,把握市场趋势提前布局,将更加考验基金公司的综合研究实力。

  三是比拼差异化。对于无法“卷费率”“卷资源”的中小基金公司,更倾向于“卷特色”“卷服务”。例如,尽管热门宽基指数ETF已初步形成“强者恒强”格局,但在行业主题、策略类、QDII、债券、主动管理型ETF等方面,还有很大创新空间。以中证A500指数为例,此次40家基金公司同时上报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未来,对超额收益的比拼也将逐步升级。

  此外,在管理运营和布局新产品之外,为客户提供投资顾问服务也对基金公司投研提出了更高要求。上述券商资管事业部董事总经理表示,ETF作为一种投资工具,随着品种越来越多,布局的赛道更加细化,要求基金公司为客户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和投资顾问服务。投顾服务不仅是指数投资部或量化投资部的事,而是需要整个公司投研团队支持,公司的行业研究员、大类资产配置研究员也应该对此做出贡献。

  “目前,公募投顾尚未将ETF纳入可投资的标的范围,但投资者的配置需求十分旺盛,不少投顾团队十分看好这一工具型产品。未来,随着投顾试点转常规全面放开,底层标的进一步扩容,‘ETF +投顾’的模式有望为行业打开新的突破口。”他表示。

(责任编辑:叶景)
热门看点
  • 要闻
  • |
  • 产经
  • |
  • 热点
© 2023 中国财经热线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财经热线:分享更多财经热点新闻资讯! |